和豆娘比較下,多數蜻蜓的體型較大,腹部較扁平粗寬;大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豆娘近,甚至互相連接;同樣具兩對透明的翅膀。野外辨識的最大特徵是,蜻蜓停棲時,翅膀向身體兩側平展攤開,既不互相重疊,也不覆蓋腹部。要訣二 解讀生態行為1.看棲息環境蜻蜓成蟲通常習慣在稚蟲(水蠆)的棲息環境附近活動。而蜻蜓水蠆的棲息水域則依種類而不同。台灣產勾蜒科水蠆全都生活在溪流環境;晏蜒科或弓蜒科水蠆生活在溪流或池塘沼澤環境;春蜒科水蠆大多生活在溪流環境,池塘沼澤較少;蜻蜓科水蠆則大多數生活在池塘沼澤環境,只有少數生活在溪流環境。2.看食性蜻蜓屬於肉食性昆蟲,由於牠的複眼碩大發達,視力超凡,再加上身手敏捷,因此小自蚊、蠅等飛蟲,大至蜜蜂、蝴蝶,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順利追擊攔截。體型小的獵物,蜻蜓在空中一下子便能啃食下肚,對付體型大的獵物則必須停下來慢慢享用。有機會也可能在野外看見蜻蜓捕食豆娘,或大蜻蜓捕食小蜻蜓的情形。3.看產卵行為隨著種類的不同,雌蜻蜓產卵的習慣也有非常明顯的差異。蜻蜓科、勾蜒科、春蜒科蜻蜓較常採用點水產卵的方式,有的會連續點水,一次產下三至五粒或二十至三十粒,有的則是先將一、兩百粒以上的卵排出,堆積在尾端,然後再點水將它們全部沈入水中。晏蜒科蜻蜓習慣停在水生植物、水邊青苔或泥土上產卵,一次一粒連續地慢慢產入植物莖幹或泥土、青苔縫隙中。最特殊的是,少數蜻蜓還會將尾端的卵團空投入水中。
4.看稚蟲習性蜻蜓水蠆沒有如豆娘水蠆般的尾鰓。牠們用腹部內的直腸鰓呼吸水中溶氧,因此平常會藉著從尾端緩慢吸水、排水來呼吸。當遇到危急時,蜻蜓水蠆只要快速排水即可噴射前進,速度比豆娘水蠆更快。蜻蜓水蠆和豆娘水蠆一樣都是肉食性水棲昆蟲,不過由於蜻蜓水蠆的體型較大,除了其他弱小的水棲昆蟲之外,蝌蚪、小魚苗也常是牠的主食。
(蜻蜓目Order ODONATA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