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

蝗蟲的教紹16

首先,關於蝗蟲與蚱蜢部分:"蝗蟲俗稱「蚱蜢」,台語稱之為「草螟仔」。牠們的生活史是卵-若蟲-成蟲,屬不完全變態。具咀嚼式口器,為植食性昆蟲。大部分不太挑食,在野外草叢中,常看到牠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葉片,牠的觸角沒有螽斯那麼長,呈短鞭狀,但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,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。有時可看到兩隻蝗蟲雄上雌下的結婚畫面"“蝗蟲 直翅目 蝗科 Acridiidae特徵:蝗蟲通常為綠色或褐色,頭大,觸角短,大約是頭頂到口器的2 倍。 複眼發達,單眼 3 個,口器為咀嚼式。其發聲器官在後腳腿節具有一列乳頭狀突起,此突起若和前翅翅脈摩擦便能發出聲音。習性:蝗蟲以禾本科植物為食,可分遷移型及非遷移型,尤以前者為害性更大。其幼蟲稱為蝗蛹,以禾草或樹葉為食,通常只具翅芽,喜跳躍,經 4 ~ 7 次脫皮就成蟲了。”不過這麼說似乎還有點攏統,我整理了以下資料可以參考“1921年,一位俄國生物學家才解開這個千古謎團。原來,蝗蟲就是蚱蜢,牠們是同一種昆蟲,一群群的蝗蟲是發狂的蚱蜢。如果你把一群蚱蜢養在瓶子裏,讓牠們處在擁擠,彼此碰撞的環境下,牠們就會開始產生變化!翅膀慢慢變長,原本土褐色的身體逐漸變得鮮艷,呈現鮮黃色甚至粉紅色,鞘翅上出現條紋和斑點,顏色甚至會深到變成亮黑色,產的卵也比原來的蚱蜢多很多。牠們也由原本溫馴變得不安、躁動、貪吃、於是本來只吃草葉的蚱蜢變成什麼都會吃的蝗蟲。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的例子,我們在蝗蟲身上看到了最戲劇化的例子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旱災時特別容易產生蝗災,因為乾旱將散居各處的蚱蜢趕到少數找得到食物的山谷裏去,可是聚集多了,同類的推擠碰撞,讓蚱蜢變成蝗蟲,蝗蟲又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後代,於是整個山谷裏層層疊疊堆滿了蝗蟲,在某個日子,牠們就飛向天空,就形成了蝗災。”“長在蚱蜢腿上的一種感應接收器~為天然演化機制,這種感應接收器~一旦經過劇烈摩擦~則會使此時的蚱蜢活力旺盛...肌肉擴張~外殼顏色開始改變!!群聚的蚱蜢~互相碰觸,互相擠壓...腿部摩擦的機會增加~則會使這些蚱蜢異常活躍..變成群體行動~且這群蚱蜢一邊跳..一邊突變.這樣的動作使這一代的蚱蜢變成了恐怖組織~延路吃~直到背後翅膀發育完成!則集體飛行...處於狂暴狀態的蚱蜢~可以吃掉跟自己體重一樣的植物(或許不算什麼...但是幾百萬隻的蚱蜢...)而體態泛紅~具飛行能力...此時的蚱蜢則轉態為人人驚慌的蝗蟲...這種情況當然不常發生~通常在長期的乾旱後....突然的雨季來臨!”因此問題一:蝗蟲和蚱蜢的差別,我想其實是同一種,只是算是一種改變吧!!另外問題二:蝗蟲(也就是蚱蜢)和螳螂的差別就很大囉!!“螳螂台語俗稱《草猴》特點:1.生活史是經卵─若蟲─成蟲三個階段,屬於漸進不完全變態的昆蟲。2.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『若蟲』,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。3.上翅交互蓋在腹部上,下翅則摺在上翅之下。4.有咀嚼式口器,是純肉食性的昆蟲。5.前腳粗壯有力,像鐮刀,上面有一整排的尖刺,中、後腳比較細長。6.產卵時會分泌泡沫膠質包著卵粒,等硬化後形成保護作用。”“螳螂 螳螂目(order Manodea) 特徵:螳螂有一靈活的三角頭,前胸扁長,前腳脛節上具有銳利的齒狀刺,呈鐮刀狀。複眼發達,單眼三個,觸角細長。體色以綠色、褐色較常見,會以體色和環境相配合而自保。其卵囊呈海綿狀附於植物上,叫「螵蛸」。習性:螳螂性殘暴(為肉食性昆蟲),遇到強敵時,會威嚇對方。交尾時雌蟲常會將雄蟲上半身吃掉以補充養份。有時螳螂的卵囊(螵蛸)亦會被寄生,而使卵孵化成其他昆蟲。”由上述的比較,可以跟您說明蝗蟲與螳螂的差別:1.“目”的不同:蝗蟲為直翅目蝗科;螳螂為螳螂目2.特徵不同:可以參考上面的內容,蝗蟲頭大觸角短;螳螂有三角頭,前胸扁長,前腳脛節上具有銳利的齒狀刺,呈鐮刀狀。3.食物不同:蝗蟲為禾本科植物為主;螳螂是肉習性昆蟲

沒有留言: